又如古人名、字互为反义,例如
曾点,字皙。(点,黑也;皙,白也。)古人有云,“赐子千金,不如教子一艺,教子一艺,不如赐子好名。”古代中国认为松树和仙鹤是长寿的象征,民间有松鹤延年之说,蒲松龄和名字是其长辈所起,含有望其如松柏一样长寿、享得遐龄之意;华罗庚出生时,其父正好背着箩筐回到家中。华父将他放入箩筐中,说:“进筐辟邪,同庚百岁,就叫罗庚吧!”虽然老人给华罗庚取得名字带有一些迷信色彩,但这并没有阻碍华罗庚成为一代数学大家。这样的取名方式在中国是十分普遍的。
在交际场合里,一个高雅而响亮的名字很容易引人注目。名字是否响亮,是否悦耳顺口,其主要作用的是声调的组合和声母韵母的选择。中国人的姓名主要以三音节和二音节为主,而汉语本身的发音有很强的音乐性,所以利用声调的扬抑顿挫,更能使得名字悦耳响亮。名字多是仄声,则名字更加响亮。但是全仄声的名字听起来又很呆板无韵。所以除了声调外,声母和韵母的配合也是很重要的,如“黄宏华”三个字的声母都是舌面后音,这个名字读起来就觉得舌根紧张,听起来也有些混。
所以
取名时要将名和姓组合起来,做到
明暗交错,抑扬互补,变化有致,以求和谐顺口的音韵美。如“林黛玉”三个字声母发音部位不同,并且韵母多元音,展现了汉字的韵律美,名字响亮顺口。